一个人的静谧假期
宫成祥
时值立冬,山西老家代县的气候,在入冬前后还是很宜人的。今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挺快,虽然没有赶上这场雪,一路从海南回到北方,路上的风景经历夏、秋、冬的演化,雪后的天空是透明的蓝色,老家的四合院里静谧祥和,让我有一种醉人的、慵懒的睡意蒙顿状态。
十多天来,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着。我也和这种日子尽量保持一种平衡——睡眠沉静而漫长,少有梦,仿佛回到了婴儿时的摇篮。没有思考,也不工作,长久地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,反复地翻着一本红楼梦或者其他几本古典书籍,没有目的性,尽管十一点阳光很刺眼,也比夏天时的短了许多。
在这段日子下午饭最好,一家人在懒散的灯光下吃着,当就着最后一抹残阳喝干杯中的残余酒,在微醺中呆着看着窗外残败凋零的奚落摇摇欲坠的一些花儿和树叶。
在这些日子里,一个上午接着一个下午,就这样枯坐在窗前阳光下,享受着或斜阳或暖阳穿过枝杈叶子的阳光,喝着温温的小宗茶香或枸杞杭白菊,附着古筝、夹着笛声,上午坐在院子里看着那十几只熟悉的蚂蚁爬上石台,扛着比他们身体大几倍的东西从他们来的路线返回。偶尔有几只山雀飞过,笨拙的苍蝇在我的身前晃着,在这零上16度的阳光下无聊而又有趣的把玩着一串佛珠,时不时点着一根香烟,痒痒的懒意从眼皮传递到肢体,身旁的小白在哪着哈欠,时不时的走会神,而更多的是一个人长久的独自品尝着这种滋味,间或性的处于睡与半睡半醒的状态。
周末时也会邀上几位老伙计打上几局台球,吃上几回馆子。更多的时间里,我会一个人去等待,等待着夕阳在厢房的屋脊上渐渐落去,金黄、浅灰、暗黑,直到夜幕罩上整个院子。这时狗儿又开始叫了,然后慵懒的摔着尾巴跑到自己窝里。
再点上一根纸烟,慢慢的用最原始的火柴点着,看那屡烟雾轻缓地随着斜阳弥漫在空气中,像一个灵魂的舞蹈,我想这时候来点小雨或者飘着雪花,又是一种福份。披着一件尼大衣坐在藤椅上,雨丝或雪花儿像天国里的竖琴,更像油画里的白色彩,顺着垂花门的屋檐落下、飘着、落下、……脆脆的敲击这土地、石台、传递天空给大地的问候。
这丝绸的夜晚给了我太多柔软的心情,有夜丁香红酒样的陪伴,近处纸烟嗞嗞的燃烧,远处狗儿的吠声。只一会就不觉夜也沉醉,又到了该睡去的时候了,心里还记挂着心爱的女孩,情谊绵绵的聊上几句,心里满满的幸福、挂念,然后一句晚安睡去了。
静谧为茧
如果一个人主动地选择了一种安静居住的环境,也就是隔离了工作的生活方式,而我舍弃了闹市城里的生活在老家农村,既有对自然的渴望,也是逃离。虽不像佛家那种超脱避世隐居,但自己也有了一种对“生存文化”的思考与诠释。
在土地上长大的我,从肌肤到心理,有一种质朴的情绪在。
环境改变一个人,改变他的生活的节奏,离天最近的地方不一定是天堂,但也是最接近天堂,干一些生活琐碎的活,写上一些字,画上一些画,或什么也不做,就这样安静的坐着思考、想念,养身养神。
静静的沉淀着自己,沉淀着自己的文化。
休假的自己,琐事的心情,生活精密。